陕北人物 - 历史人物 - 范仲淹与陕北
范仲淹与陕北

历史人物     加入时间:2010/12/7 16:03:20     

范仲淹(公元989-1052),字希文,祖籍陕西邠州(今陕西彬县),后迁往苏州吴县。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卒谥文正,人称范文正公。他在上任延州之前,已经三遭贬黜,先后出任饶州、润州和越州知州。元昊反叛后,召为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辖宋京兆府,今陕西西安),任陕西都转运使。不久迁为陕西经略、兼知延州,负责西北军事。

陕北地区乃至整个西北,自古就是边塞要地,是关中平原乃至中原地区的屏障。从“三代以还,皆有戎狄之患,以至侵陵中国,被于渭洛。”在宋代,整个延安地区(囊括今延安地区和榆林绥德、米脂一带)是西夏与宋经常交兵的地方,突破了这道防线,关中乃至中原就裸露无疑。钱穆曾对宋朝的内外形势做过中肯分析:“宋都开封,不仅对东北显豁呈露,易受威胁。其对西北,亦复鞭长莫及,难于驾驭。于是辽人之外复有西夏。”所以北宋在这一地区的防御守备也是重中之重。

宋仁宗康定元年李元昊发动了宋夏延州(今延安)之战,宋军主将不辨敌情,中了西夏军设下的埋伏,被围困在三川口(今延安市枣园镇西约20公里处),最后被分割聚歼,全军覆没,主将刘平、石元孙被俘,“只有州城延州侥幸免于陷落,但也被夏军整整围困了一月有余”,延州之战惨败。导致“横山以南到延州一带,诸堡砦多已陷落,宋西北防务的一翼已失去屏障,西夏军队则拥有进退裕如的主动权。”“东西约四百里无藩篱,人心危恐”,形势异常严峻,延州经略范雍由此被贬。在此危难之际,北宋朝廷起用了范仲淹,迁其为户部郎中兼知延州。

范仲淹走马上任延州后的半个月,谢绝宾客,微服私访,暗中走遍了军营,拜访了当地的乡绅,抚恤伤兵,走访将士。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后,范仲淹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很快扭转了北宋在陕北边防的被动局面。首先,改革边防旧制,严明赏罚。宋制规定:“总管领万人,钤辖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若遇贼兵来寇略,则规定官职小的先迎战。范仲淹认为这种旧制不分贼兵众寡,“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极不合理。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即改革军队编制和作战方案,实行“将兵法”,将州兵分为六将,每将率领三千人,视贼寇多寡轮番御敌,由此改变了北宋“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局面。既可提高官兵作战的积极性,也可降低不必要的牺牲。

范仲淹另外项举措则试图改变宋军从建国以来形成的骄惰积习[]。由于北宋士兵基本上实行终身服役制,士兵堕怠戎事、不思立功和消极颓废遂成普遍现象,军队战斗力极差,不堪一击。因此,范仲淹上任后,将严肃军纪,严明赏罚作为治军的方略,坚决贯彻执行。

如《范文正公年谱补遗》记载:“康定元年十一月一日,鄜延路巡检李惟希下兵士王义等四人作闹扇摇军人,公到延州,据司理院勘到,并断送葛怀敏军前腰斩。”也就在同一月,虎翼军第九指挥王瓊把自己部下于兴砍到人头的功劳占为己有,后范仲淹知道后书断云:“夺戎士死战之功,误朝廷重赏之意,其王瓊集军员等处斩。”还有在国难临头之际,鄜州曹司马勋、张式、黄贵擅自克扣兵士军饷,范公认为“当此军期之际,兵士多是饥寒逃亡,若更克扣,转难存济。遂牒鄜州将马勋等三人对诸军处斩。”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杀一儆百,做到令行禁止。当然在战争中立下功劳的范公也不会忘记嘉奖,以鼓励士气。康定元年二月,十七日,奏“张建侯、狄青等与西贼战于保安军有功,乞重加锡赐”。十一月十三日,范仲淹上奏:“狄青、黄世宁颇勇气,乞早加奖用。”又“十六日,奏张继勋破贼于归娘谷,乞赐酬奖。”由于范仲淹对待士兵号令严格,“必使畏法而爱己”于是将士日夜操练,军心大振,驻守延州军队的战斗力大为增强,朝廷很快还将范仲淹这种治军方略推广到其他诸路。李元昊在鄜延一线遭到了强有力的遏制,西夏军互相告诫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到庆历三年,“上亲擢公(指范仲淹)与富(指富弼)、韩(指韩琦)诸贤而黜夏竦”,并颁诏“凡军期申覆不及,皆便宜从事。”

其次,修城固砦,层层加强防卫。

堡砦是北宋防御西夏的主要设施,在同西夏政权的长期抗衡中,无论是防御阶段还是进攻阶段,都采用了沿边修筑堡寨的措施。尤其是陕西鄜延路的延州、以及秦凤路的秦州(今天水)和泾原路的镇戎军(辖今宁夏固原县),始终是北宋抵御西夏的军事前沿。北宋在延州西北地区的防御设施,大的有城、砦,小的有堡、屯,堡屯是依托于城砦,以城砦为中心,在其周围设置的小军事点。范仲淹到延州之前,已有金明、塞门、安远[]等砦被西夏军队所攻陷。他认为“修复城寨即是远图”。当务之急就是迅速整修恢复被夏军焚荡的城寨,解除西夏对延州的直接威胁。

庆历元年二月,范仲淹在《乞先修诸寨未宜进讨》奏议中主张修复延州诸寨。一是鄜延线是西北宋军的主要粮草供给线,运输数量巨大,运粮草队伍可绵延三二百里,易被西夏军截断,安全毫无保障;二是自从“延州废却承平(延安东边10里处的废寨)、南安、长宁、安远、塞门、栲栳六寨之后,自延州去贼界二程,斥堠渐远,贼马动息卒不可知。又退却疆界,贼转深入。又况延州东路废却诸寨归明弓箭手尽皆流移,著业未得。”第三个原因是废却诸寨附近蕃部所居,蕃部与汉户杂居,“今春(即庆历元年)未有土田耕种,若不修复旧寨,其蕃部既无活路,恐纠率打劫近边人户,走入横山贼界,则其患不细。”故先择有利处修复,“选骁捷将兵以守之,既逼近蕃界”对于他们的举动“朝夕便知”。即使贼来进犯,“大至则闭垒以待隙,小至则扼险以制胜”。如果深入贼界,则犹如强弩之末,劳师远顿,胜算无几。

基于上述原因,范仲淹于庆历元年二月,“牒张亢修丰林城及万安寨。又牒朱吉、任守信、种世衡、高良夫,相度东路承平、万安两寨,如久远可守,即进兵前去修复。二月又奏乞修复废寨。……四月,差周美、杨麟、陈永图等修复万安寨、丰林城、甘泉城,”工事完成后,又修延州附近之废寨,如承平、南安、新寨等。经过紧急修筑,从延州去平夏的东、中两条道路重新恢复了管辖,延州的防御森严壁垒。此外,派种世衡修筑青涧城(今陕西清涧)阻断西夏军队从绥银南进的路线。种世衡,康定元年西夏戎犯延安时为大理丞,任鄜州从事。他建言延安北二百里,有故宽州(今青涧城),请因废垒而城之,这里本为唐绥州之地,岁月沧桑,已成废砦。但它的战略意义在于“左可致河东之粟,右可固延安之势,北可图银夏之旧”。有此三利,朝廷从之。以青涧城为依凭,种世衡加强了对当地兵民的军事训练,同时也在青涧城开垦良田2000多顷,招募商贾,贷给本钱,农商并兴,青涧城迅速繁荣起来。在修复城寨的同时,范仲淹还加强对沿边驿站的修缮,“遂牒延州,将牢山、新店[]馆驿量行修补,又留存甘泉新置驿。”,给过路人马提供便利。俟城寨坚完,留土兵(即当地士兵)以控守。在战略战术上,范仲淹下令:“贼大至,则明斥候,召援兵,坚壁清野以困之。小至,则扼险设伏以待之。” 

“至此,鄜延地区东、中、西三路各有数座或十余座城寨据守防御,使夏军不敢轻易南犯,基本稳住了鄜延边境的严重局势。”城、砦、堡相倚为犄角之势。居民以城寨为据点,平时耕作,战时出击,有效地预防了西夏军队进犯。

第三,招徕流亡,招募土兵,淘汰羸弱。

宋时延州所统辖的陕北大部分地区,土地贫瘠,民生疾苦。据《延安府志》记载:“延安,俗素称惰,家鲜盖藏。女不织纺,终岁衣食,与夫亲戚交际,而夫,又耕之不力,田不粪,每岁易塍而耕。即大有时尽,而所获不过下农之数。无惑乎,岁稍不登,辄流离失所也。”且“喜功利,习骑射,尚忠勇。……兵民参半,以饷为命。”居民以蕃部为主,蕃部有所谓“熟户”和“生户”之别,“保塞者谓之熟户,余谓之生户。”自从李元昊入侵以后,近界熟户也遭到杀掳,有的不得已流落西夏故地。范仲淹认为:“熟户恋土田,护老弱、牛羊,遇贼力战”,且“人马精劲,惯习战斗,与汉界相附”,对于这些人当以招降为主。原因是“鄜延是旧日进贡之路,蕃汉之人颇相接近。……容臣示以恩意,岁时之间,或可招纳”所以熟户可以成为北宋政府努力争取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康定初,赵元昊反,陕西用兵,朝廷将主要兵力都放到了陕西,鉴于禁军多为羸弱,不足以备守战,范仲淹认为:“久守之计,须用土兵”(即当地士兵)擢用土兵的原因在于:第一,土兵虽“不及等,然骁勇善战”,“各谙山川,多习战斗,比之东兵(指禁军),战守功倍。”第二,北宋戍守陕西禁军虺弱无能。北宋因军事上的特殊规定,禁军骄奢羸弱,没有丝毫战斗力。《宋史》称“京师所遣戍者,虽称魁夫,摧峰陷阵,非其所长”,第三,“陕西久屯大兵,供费殚竭,减兵则守备不足,不减则物力已困”,还要支给其军饷等物资,朝廷实已被庞大的禁军给拖垮了,而“土兵月给差少”。第四,选用土兵还在于其“怀父母妻子之恋,无久戍之苦,无数易之弊”。但是当时守边的士卒多为来自东部,这些士卒远离家乡,他们久戍不归,“极伤骨肉之恩,征夫不保其家,离妇颇多犯法,人情不免,久则怨起。”故范仲淹认为不如让愿意戍守边疆的士卒“迁其家而团集之”,免去其后顾之忧,一举两得。因此范仲淹上书朝廷建议用土兵,并于庆历元年,“募土人熟山川道路蕃情、善射者涅其臂充。”让他们各备戎械,无事时归家营田,每月给盐茗,有警召集防守。土兵的军饷也比禁军少,如果朝廷给他们以适当军饷,示以恩义,那么土兵就会成为北宋在西北的强劲之旅。通过这些措施,北宋在西北的驻兵战斗力明显增强,李元昊再也不敢贸然举兵南下。

第四、推行屯田,减免赋税,让民互市,以通有无。

陕北地区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家鲜盖藏。“气候苦寒,境内陂陀沙碛,十居八九,土脉枯瘠,岁运多歉,青草鲜毓。”范仲淹到了延州以后,看到满目疮痍、千里萧条的塞北荒凉之景,曾留下一首千古绝唱《渔家傲·秋思》,述边镇之劳苦,倘遇上天灾人祸,人民多流离失所,很多人依赖军饷以养家。因此,范仲淹认为要把延州建成牢固的军事防线,必须令民归业,大力募耕,寓兵于民,乃为治军长久之计。这样既可以解决当地人民流离失所之苦,示民以恩泽,又可以部分补充驻防军的军粮困难。而“三时务农,大省给膳之费;一时教战,自可防虞外患。”利弊显然。政府可贷给或提供种籽与农具,使人民尽快投入到生产建设当中。

加之西北驻军耗费巨大,鄜延路运输艰难,在当地推行屯田,教民平时务农,战时打仗。在和平时期可以使士兵实现自给自足,战时的粮草运输也就不致过分吃紧。所以,当种世衡修筑青涧城之后,开垦良田2000亩,对于稳定当地蕃户起了极大的作用。同时开通与蕃部接壤之边界榷场,进行互市,使民互通有无。一时间,“羌汉之民,相踵归业”者达“数万户”。范仲淹还在《走论陕西兵马厉害》中陈述了开放蕃汉商贾贸易的意见:“请放行向南盐客,使客旅入纳粮草并金银钱帛数。更有逐处富实之家不为商旅者,以须以利劝之。……除给与向南末盐交钞外,更与恩泽。……使百姓乐输,三军乐战,则夷敌不利,中外无忧。”以城寨为依托,展开商业贸易,促进了城寨经济的发展。除了开垦荒地以充实仓廪以外,范仲淹还主张减轻徭役,以“宽民力”。这对繁荣陕北经济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范仲淹在陕北时期众望所归,故人民甚至给他立生祠以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后人还为了纪念他和韩琦的御边之功,在城东关建有韩范祠。后于明朝嘉靖二年,朝廷下诏在今天延川修韩范祠,故历代都有修缮,惜乎年久迹湮,而今已荡然无存了。他所到之处,即为当地办学兴教。据《延安府志》记载,在府城东南嘉陵山上,曾有范仲淹修建的嘉陵书院。在府城中心,今之宝塔山下摩崖石刻至今仍有范仲淹之亲书笔迹,赫然在目:“嘉陵山”之题词。

要言之,范仲淹在数年的边关生涯中,亲历了边塞之苦,对于战争及民生疾苦有深刻的体会和了解,所以他的防御思想在他出任延州知州时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从而加强了北宋西北边防,改善了陕北兵民的生活状况,因之也受到了陕北人民的世代景仰。《范文正公年谱》云:“公(范仲淹)为政所至,民多立祠画像。其行已临事,自山林处士、里闾田野之人,外至夷狄,莫不知其名字而乐道其事。”“及其卒也,羌酋人数百为举哀佛寺,哭之如父,三日而去。”对于范仲淹的一生文治武功,明代著名历史学家李贽颇能代表后人的观点,他说:“天下唯相才将才最难得也。相才得,然后朝廷尊;将才得,然后朝廷益尊。若其他技能,皆收罗毕举于将相之门者,安可与将相并论也!”(高锦花)

上一条:赵彦及其家族
下一条:南宋名将韩世忠
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 联系电话:0911-2257618 邮编:716000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Netscape6.0、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正在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