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艺术 - 陕北民歌 - 鲁艺时期的陕北传统音乐研究
鲁艺时期的陕北传统音乐研究

陕北民歌     加入时间:2019/5/18 22:51:31     艺术研究

 “鲁艺”时期的音乐形式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在此之前的音乐大多是以爱情为主要的创作和表演的核心,鲁艺时期之后,其创作和演唱(奏)的中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党的政策方针为主要的基调,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所创作的作品更能凝聚人心,提高战士的革命斗志。同时,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特点,也为之后的音乐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这一时期的陕北传统音乐,更重要的文化现象,如何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更加全面的加以传承保护,是当下音乐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陕北传统音乐种类丰富,鲁艺时期,如何运用更为直观的艺术表现手法,将音乐艺术传递出去,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一、“鲁艺”时期的陕北传统音乐研究

1.关于鲁艺时期的陕北传统音乐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音乐运动。1930年3月,上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之后,便向国内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对革命音乐发展做了简要的介绍。随后,聂耳等在上海成立“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其中,对如何吸收、利用中国的民间音乐始终分外关注。音乐家吕骥有着丰富的歌曲创作经验,特别是在各种活动中的歌曲创作经历,都是他在鲁艺学校工作的重要基础。
2.“鲁艺”时期的陕北传统音乐研究过程。鲁艺时期的陕北传统音乐研究过程,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为重要的时间节点。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前,关于陕北传统音乐的研究主要是整理汇编陕北民歌;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后,关于陕北传统音乐的研究,从简单地整理汇总民歌,进一步覆盖到陕北说书、陕北戏曲的传承。文艺座谈会之前,延安鲁艺音乐系对民间音乐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音乐教育系日常的教学环节;2、鲁艺音乐家作品的创作中;3、对陕北传统音乐的理论研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老一辈音乐家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在缺乏教材之时,当地民歌自然就成为学习研究的最好资料。此间,民间音乐也成为音乐欣赏课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教学环节当中,进一步加强了民族音乐的主导地位。延安鲁艺成立一周年时,出版了《新歌选集》。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中进一步为音乐艺术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为这一时期陕北民间传统音乐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鲁艺时期精英阶层介入对陕北传统音乐的影响

陕北民间传统音乐的种类多样,包括山歌、号子、道情戏、小调、陕北说唱、花儿等,众多的音乐形式在人民的生活中,以不同的方式延续传承着陕北民间的传统音乐文化。延安鲁艺时期精英阶层介入陕北传统音乐的传承,使得原本在民间传承的音乐有了系统的体系,在文本的记录、演出的场所、传承的内容、形式上都有了质的转变。在意识形态的转变中,红色印迹对传统音乐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时期,全国各地的先进青年,音乐家,奔赴延安,在这一时期共同创作出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如《南泥湾》、《黄河大合唱》,歌剧《白毛女》等,
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所创作的这些作品大都反映了当时军民的精神面貌,当然是以陕北民间音乐为主要创作素材,在表现的形式上更加的容易接受。通过对陕北民间传统音乐的进一步加工,使其更能符合当时的战斗宣传需要,这也是精英阶层介入之后,陕北民间音乐所产生的新特点。1.创体依托陕北民间音乐为抓手,社会生活中的人物、事件等都成为作曲家的产生音乐创作的冲动。
2.这一时期的各种创作作品,形式多样,表现的手法丰富,反应了特殊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如歌曲《打到东北去》、《南泥湾》等作品。

三、结语

陕北特有信天游、陕北大唢呐、陕北说书、秦腔、碗碗腔、安塞腰鼓等多样民间音乐品种。这些传统音乐文化是经过历史的沉淀,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对这些宝贵的传统曲艺文化,我们不仅要继承而且要进一步的发展延续。在多元文化、学科跨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这些传统的音乐文化也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要通过保护进一步的将其更好的传承下去。陕北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这一地区传统文化的研究,旨在通过个案总结规律,找到现代与传统接通的桥梁。为陕北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及进一步扩大陕北音乐的影响做出贡献。
上一条:记陕北民歌传承人贺玉堂:一圪垯垯秧歌满沟
下一条:陕北民歌中的近代陕北社会
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 联系电话:0911-2257618 邮编:716000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Netscape6.0、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正在备案中